德國施百樂Ziehl-Abegg風機市場發展
未來風機發展趨勢和方向分析如下:
風機主要應用于冶金、石化、電力、城市軌道交通、紡織、船舶等國民經濟各領域以及各種場所的通風換氣。除傳統應用領域外,在煤矸石綜合利用、新型干法熟料技改、冶金工業的節能及資源綜合利用等20多個潛在的市場領域仍將有較大的發展前景。
隨著風機制造行業競爭的不斷加劇,大型風機制造企業間并購整合與.日趨頻繁,國內的風機制造企業愈來愈重視對行業市場的研究,特別是對產業發展環境和產品購買者的深入研究。正因為如此,一大批國內的風機品牌迅速崛起,逐漸成為風機制造行業中的翹楚![5]
德國施百樂Ziehl-Abegg風機需求特點預測
對于使用量大面廣的中小型風機,產品結構及制造工藝比較簡單,成本也較低,用戶主要追求的是率、低噪聲、長壽命,且價格便宜。另一種是資金、技術密集型,產品結構復雜,制造周期長,成套性和系統性也強,而且在高壓、高溫及高速條件下運行,有的甚至在惡劣工況下運行,用戶對該類風機各有不同要求。對透平鼓 風機和壓縮機及大型通風機,用戶主要追求的是高質量、高可靠性、運轉平穩且周期長[5] 。
德國施百樂Ziehl-Abegg風機從主要領域需求結構預測
一般通風換氣風機(一般為中小型離心和軸流通風機)使用zui廣泛,需求量zui多,制造廠商也zui多。總體講,這類產品供大于求。特殊用途風機(包括防腐風機、高溫風機、耐磨風機、消防排煙風機等)需求量雖然不很大,但因作業環境特殊,需要區別對待,因為主要材質要求較特殊。羅茨鼓風機的zui大 特點是當壓力在允許范圍內調節時,流量變化甚微,壓力選擇范圍寬,具有強制輸氣特征,主要缺點是噪聲較大。
通過引進技術、合資及自行開發等,我國已推出噪聲較低的三葉羅茨鼓風機,頗受用戶歡迎,市場前景較好。透平壓縮機(包括離心壓縮機、軸流壓縮機和軸流-離心復合式壓縮機)是重大工程成套裝置重要設備,在國民經濟中起著重要作用。 對透平壓縮機的性能要求既要壓力高,又要流量大。隨著成套裝置大型化,要求透平壓縮機參數越來越高。如高爐冶煉裝置、大型煤化工裝置、大型化肥裝置、大型乙烯裝置、大型空分裝置、天然氣管線輸送裝置及油田注氣裝置等。這類產品需求量占風機總量很少,但由于重要,以及結構復雜,制造周期長,技術含量高,因此,有比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。透平壓縮機制造水平代表了風機行業整體水平[6] 。
德國施百樂Ziehl-Abegg風機從國內市場容量預測
風機根據不同壓力和流量等要求,差異很大。因此,風機需求應按其類型、大小加以區別,按不同行業需求情況來預測。據不*統計,全國風機產量從1980年到1996年,年均增長率為13.8%。
預計2005年全國風機總產量在260萬~290萬臺之間,201 0年將達310萬~325萬臺。根據風機行業歷年統計,預測離心式壓縮機2005 年產量為160萬~180萬臺, 2010年將達200萬~210萬臺;軸流壓縮機2005 產量為26萬臺,2010年預計達36萬臺;透平壓縮機和鼓風機2005年*可達70%左右。[7]
德國施百樂Ziehl-Abegg風機從國外市場預測
中國通用機械風機行業協會會員單位2000年出口風機7969臺,出口交貨值為8115 .7萬元。1991年~2000年出口風機總臺數為72876臺,出口交貨總值為74726萬元。
經濟一體化趨勢越來越明顯,各國經濟將進一步互相依存,經濟合作和交往日趨緊密,市場處在大幅度交叉和融合階段。同時,性產業結 構調整步伐正在加快,分工規模和深度都出現重大進展,發達國家不斷將工業生產轉向資本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行業,勞動密集型產品向發展中國家和地區轉 移。這為我國發揮自身優勢,躋身市場提供了很好的發展機遇。[6]
國內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引進國外離心壓縮機先進技術,經過消化吸收和創新,提高了產品檔次。只要保證質量和交貨期,利用價格優勢,在上是有競爭力的。特別是中國加入WTO后,增加風機出口是*可能的。從歷史情況分析,主要出口品種是中小型通風 機以及風機配件。國內生產這類風機的企業,主要差距是表面質量達不到出口要求,若提高外觀質量,又具有價格優勢,在國外市場的前景是廣闊的。從1991 年~2000年風機出口情況看,中小型通風機出口不夠穩定,沒有明顯增長趨勢。但隨著技術不斷進步,預計這類風機出口量會不斷增加,預測在 2000年基礎上會以5%左右的年均速度遞增[7] 。
離心式壓縮機和鼓風機從1991年到2000年出口有較明顯的增加,2000 年已達到87萬臺。主要出口國是印度、巴基斯坦、伊朗、越南等發展中國家。預計這種趨勢還會發展,每年可達到100萬臺。
2012年1-12月,全國風機的產量達2162.35萬臺,同比增長1.39%。從各省市的產量來看,2012年1-12月,浙江省風機的產量達1152.12萬臺,同比增長4.54%,占全國總產量的53.28%。緊隨其后的是廣東省、上海市、江蘇省,分別占總產量的34.01%、4.82%以及2.80%